慧通雅集
洪刍和他的舅舅黄庭坚
来源:慧通香学研究院发布时间: 2016-09-01

慧通香学研究院与您分享中国香文化趣事:


1094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绍圣元年。


这一年,黄庭坚的外甥,29岁的洪刍考中了进士。


黄庭坚很欣慰,也很高兴,称赞洪刍说:“不意江南泽中,产此千里驹也。”



豫章四洪


洪刍,字驹父,江西南昌人,我国香学名著《香谱》的作者。


洪家与黄庭坚家族关系异常亲密,洪刍的祖母李氏,人称文城君,是黄庭坚的姨母,而后来洪刍的父亲又娶了黄庭坚的妹妹为妻,这使得两家亲上加亲。洪刍兄弟四人,由于父母早逝,因此他们的名,都是由祖母文城君来取,而他们的字,则都出自舅舅黄庭坚的雅思。


黄庭坚为洪刍定字时写道: “ 飞黄耳之驹,一秣千里,御良而志得,食君场亩,蹇同轩,其在空谷,生刍一束,不知场毂之美也。能仕能止惟其才,可什可止惟其时,何常之有哉?故刍之字曰驹父。 ” 黄庭坚早在为洪刍立字时,就已经把他当做千里马之才了。


后来,洪氏四兄弟果然不负舅舅黄庭坚的期望,他们都好学苦读,为人正直,诗文灿然,成为以黄庭坚为三宗之一的著名的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人称 “ 豫章四洪 ” (作者注:豫章是南昌旧称)。



《答洪驹父书》


江西诗派成员多受黄庭坚影响,提倡多读书,师法古人,陶铸人格而下笔不俗,即所谓 “ 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 ” 是也。黄庭坚又把这种诗歌创作主张,归结为 “ 点铁成金 ” 四字,这源自于他写给洪刍的那封家书著名的《答洪驹父书》。


《答洪驹父书》作于1104年,这一年黄庭坚59岁,又一次被贬千里,在宜州城一座临街破屋里住着,他把破屋命名为“喧寂斋”,并写诗说: “ 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 ” ,独守其心灵的高迈,不屈于环境的不堪。而这一年,洪刍39岁,他的仕途启程未久,还是一片波澜不惊。



黄庭坚给洪刍写信,告诉他写诗的目的和方法。


“ 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者注:指杜甫)作诗,退之(作者注:指韩愈)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


诗文写作,必本于道、据于德。因为道德通古今,因此儒者以修身为本,神交古人,而后于世事可以立言,这便是写作了,而其运用古人的旧言典故,也因为合于道德的缘故,所以可以 “ 点铁成金 ” 。黄庭坚的写作之论,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 “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 又哪里只是编排材料、堆砌词句而已?


黄庭坚与洪刍的家书往来很多,常相互嘘寒问暖,论及诗文之道,多有警策之语。



《香谱》成篇,文章千古


1128年,靖康之难刚结束不久,63岁的洪刍被宋高宗赵构流放在沙门岛,并且 “ 永不放还 ” 。也是在这一年,曾20多次上书赵构力主抗金的名将宗泽,因为壮志难酬而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


洪刍被流放在沙门岛后不久也逝世了,留下一句诗曰 “ 烟波不隔还乡梦,风月犹随过海身。 ” 意境十分苍劲高古。据说洪刍之所以被流放,是因为在靖康之难中,金兵围困京城,洪刍终日饮酒,并且还参与了张邦昌篡立事件,被认为是极大的官员失节。


纵观洪刍生涯,自1094年进士第后到1126年靖康之难前,洪刍大致上都过着“殚洽开豁,溢于文词”的放达人生,其主要的诗文著作也多在此时完成。洪刍爱焚香,也爱饮酒,恃才而傲,放浪江湖,诗文不辍。



《香谱》大约作于1116年前后,此时的洪刍年过五旬,在江西担任着侍奉香火的闲官。《香谱》的意义在于,它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香药谱录类著作,其中对于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种合香配方,如郑康成汉宫香、南方小宗香、真诰婴香、戚夫人迎驾香等,都广泛收罗,记载详细。


此外,洪刍的《香谱》,是现存香学著作中,最先把香的内容分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四大类别,并为后世的香谱类作者所纷纷借鉴。 “ 洪驹父荔支香 ” , “ 洪驹父百步香 ” 等也被记录于《香谱》中。


洪刍是宋代的一位有趣的、有故事的人。他是黄庭坚的外甥,他既是放达之酒,也是细腻之香,更是江西诗派的佼佼者。



文字为慧通香学研究院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