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馨香,明德惟馨”是影响我国知识分子几千年的经典名言,它既是人格塑造的标准,也是学而为仕的出仕境界。可能这也是古人几千年与香相伴的原因之一,不明于斯,也就无法明白古人为什么五千年香火不断的用香之机。
《尚书君陈》中说:“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孔颖达疏曰:“所闻上古圣贤之言,政治之至者,芬芳馨气动于神明。所谓芬芳,非黍稷之气,乃明德之馨,励之以德也。”
无论是屈原的佩香还是历代文人墨客的熏香,香,始终是人们励志、修德、人格完善的妙物。所以,古人的品香、熏香绝不似今人之贪婪的只顾吞吐香气,以致不仅起不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反而还形成了炫富显贵、本性外溢的丑陋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