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代博山炉是香炉中的代表?
汉代博山炉,应该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烧香器具,而且是我国早期文化思想浓缩于一体的文化符号。它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识的象征。它既有先秦王者思想的印记,又有道家思想的浓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博山炉工艺上承继了古代青铜艺术和陶艺的千年智慧。正如汉代刘向《熏炉铭》所说:“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据《西京杂记》载,汉成帝时,长安著名艺人丁缓还曾制作了极为精巧的九层博山炉,镂以奇珍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器形的设计上,细细的或有造型设计的炉柄既便于挪拿,又阻隔了炉内高温向下的传导。炉腔、炉盖的设计有利于焚香时烟气在炉内的回环,使部分烟尘吸附于炉盖、炉壁,从而使香气更加纯净宜人。炉底的铜盘,注入兰汤,又一次的阻绝了热量的下行,更重要的是巧妙地利用了烟气吸水的原理,使炉中飘出的香烟先游于水面,与兰汤交融,二气相和,使烟气更加温润。同时部分烟尘被水吸附,沉于盘中,减少了烟气的污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博山炉是当时思想文化的高度融会,其合理的器型设计,精湛的工艺,使它不仅仅成为一种焚香的器具,而且成为一件高雅的收藏和装饰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博山炉的广为流行,确立了焚香炉具的基本规制。虽然汉代之前,乃至五千年就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像博山炉那样特点明确,使用专一而广泛。那种炉盖高耸如山的造型,开启了后代香炉先河。有人称其为香炉的鼻祖。实际它本身就已经成为焚香的代名词,成为香炉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