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强盛的国力和发达的陆海交通使国内香药的流通和域外香药的输入都更为便利。
香药已成为唐时许多州郡的重要特产,如:忻州定襄郡产“麝香”,台州临海郡及潮州潮阳郡产“甲香”,永州零陵郡产“零陵香”,广州南海郡产“沈香、甲香、詹香”。(《新唐书地理志》)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域外香药入唐的主要通道。虽然安史之乱阻塞了陆上丝路,但南方的海上丝路在唐代中期发展迅速并空前繁荣,大量香药得以经海路入唐。如《唐大和尚东征转》载:天宝年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
唐代与大食、波斯的往来更为密切,“住唐”的阿拉伯商人对香药输入也有很大贡献。汉晋时已有许多西域商人来华,唐时数量更多,许多大食、波斯商人长期留居中国,遍及长安、洛阳、开封、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各地,香药是他们最重要的经营内容,包括檀香、龙脑香、乳香、没药、胡椒、丁香、沉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等等。撰《海药本草》(记载了很多域外香药)的李就是久居四川的波斯人后裔,祖父及兄弟即经营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