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香学
香具香炉的样式(七)
来源:慧通香业发布时间: 2017-12-17

慧通和香与您分享香炉知识:


装饰工艺


錾花。錾刻、雕镂出凹入、凸起或镂空的各式图案。


(金银)镶嵌。先錾刻出一定深度(或粗或细)的图案纹理,再在凹槽中嵌入金银丝(片)。或錾出阳纹,再“包”金银片。


鎏金(银)。又称镀金。以金、水银制成银白色的“金泥”,涂于炉器表面;以火烘烤,使水银蒸发而金固结(重复涂金泥次数越多,则金质越厚);再刷洗、磨压,使之致密光亮。可全炉鎏金或局部鎏金。



烁金。铸炉时将金屑散于(铜)溶液中,冷却后则金屑如星,融入铜料,遍布炉身,不怕擦洗,也不会剥落。


渗金。借助水银将金质熏擦、渗入铜骨,再用火烧,可有雨雪点、碎金点等各种样式。


点金。以金片贴于炉器表面。“金点”大小不等,有雨雪点、碎金点、大金片等各种样式。


珐琅工艺。先制器胎,再于表面施以各色珐琅釉料,然后焙烧、磨光、鎏金。珐琅香具造型丰富,色彩绚烂。据其工艺特征可分掐丝珐琅(景泰蓝)、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类;据所用胎料可分铜胎、瓷胎、金胎、玻璃胎、紫砂胎珐琅等类。“掐丝珐琅(景泰蓝)”在金属胎上绘出图案轮廓,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多用铜,也可用金或银)焊着或粘合在轮廓线上,与空白处填施珐琅釉料,再焙烧、磨光、镀金。“内填珐琅”则是在器胎上“锤出”或“錾刻”出凹凸的图案,再填充珐琅釉料。“画珐琅”是在器胎表面直接以珐琅釉绘出图案,工艺较简但色彩、图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