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香学
香具香炉的样式(三)
来源:慧通香业发布时间: 2017-12-13

慧通天然香与您分享香炉知识:


筒式炉。圆口(或近似圆口),直腹,如圆筒(或腹壁微外倾),口径与底径基本相同。三足,或矮圈足。


奁(lián)式炉。形如奁。直腹(或微鼓),较深,口径等于或大于腹径。有盖,常高起如穹顶,或为平顶;盖上有一钮。圆口(圆奁),或方口(方奁)。三足(圆奁),或四足(方奁),或圈足。奁是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容器,有盖、容积较大、便于盛物和取物是其基本特点,有多种样式,深浅不一,如圆奁、方奁、长方形奁、多层奁等等。汉代多有圆筒形的奁,故古代曾将许多“筒式炉”称为“奁式炉”。由于“筒式炉”的名称直观、明确,现已得到较多认可,似有必要将奁式炉明确界定为“形如奁”,“具有较多梳妆品容器的特征”,使“筒式炉”与“奁式炉”能差别开来。



洗式炉。形如洗。敞口,浅腹,敛腹(或直腹、斜腹)。与筒式炉、盏式炉相似,但更浅,更宽。洗是盛水器皿,源于商周的盘(今有许多笔洗为“钵盂式”,鼓腹、敛口,已不同于早期的洗)。


盂式炉。形如盂。敞口,口径等于或略小于腹径,微鼓腹或鼓腹。或高或矮。盂是大型盛饭器,也可盛汤水,故为“敞口”,便于倾倒盂内食物。


钵式炉。又称“钵盂炉”。形如佛家的“钵盂”。敛口或微敛口(防止溢出),口或小或大。腹上部鼓出,最大径在肩部,且明显大于底径及口径。或浅或深。



瓿(bù)式炉。形如瓿。广肩(斜平),高颈,圈足。有耳或无耳。圆体(钵盂炉),或方体。瓿用于盛酒或水。


鼓式炉。形如鼓。圆口圆底,鼓腹,口径与底径基本相同。炉壁常有鼓钉状纹饰。三足或圈足。


盏式炉。形如盏。敞口,敛腹。有耳或无耳。“法盏炉”即属此类,还可据炉耳特点分为雁翎法盏、连珠法盏、悬珠法盏等,多为道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