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用香
不同的宗教、民族,敬奉不同的神明,祭祀用香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对于那些仪式性很强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许不便奉行,但仍有些基本规范值得注意:
保持心意之纯正,诚心、恭敬心、清净心、慈悲之心、精进之心、信任之心、感恩之心、忏悔之心等等,是祭祀用香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让良好的心态贯通于神情、仪态、动作之中,达到外在的端庄和虔敬。
祈愿他人获得幸福,志愿向善,近道,立功立德,做出利益他人及天地万物的贡献。
默念(或声念)敬奉的神明与祈愿内容。
用相应的姿势和动作强化心念,促进身心之共鸣,如低头、合掌、躬揖、跪拜、匍匐等等。
香案的高度不宜高于敬奉的神像。
适当摆放香品、花卉、灯烛等供物。
注意敬香的时间,已经形成天天焚香习惯的人群除外,对于一般人而言,应尽量保持稳定的节律(例如,阴历初一、初三、十三、十五、节气、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等都适宜敬香;子时之后即为次日,如阴历十四日23点后即为十五日子时)。
在适宜的地点敬香,如宗庙、寺院宫观、家中供案、佛龛及其他清净安泰之地。
选择品质较好的香。尽量使用天然香(以祭祀类、修炼类香品为佳,怡情类香亦可)。祭祀用香重于品质而非数量,“妙香通三界”,清香一炷胜劣香千焚。古人以上品香祭祀,重于“香气”享神,今人不察,祭祀敬香仅为形式,流于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