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香学
香品传统香的发展(六)
来源:慧通香业发布时间: 2017-11-01

慧通天然香与您分享香品知识:


③宋元明清:独立燃烧的和香(印香、线香、塔香等)(下)


现在所说的“签香”(以竹签、木签等做香芯)在明中期也已多有使用,常称“棒香”。



嘉靖年间(1549),大臣杨爵因直谏获罪下狱,曾焚棒香以祛浊气,“狱中秽气郁蒸”,“乃以棒香一茎插坐前砖缝中焚之”。(《杨忠介集香灰解》)


《遵生八笺》(1591)也载有一种棒香(聚仙香)制法:以黄檀香、丁香等与蜜、油混合成泥,“先和上竹心子,作第一层,趁湿又滚”檀香、沈香等和制的香粉,作“第二层”,纱筛晾干即成。这种棒香的制作,基本类似于现在南方的淋香工艺。


明代还有一种形状特殊的香,类似现在的塔香,一端挂起,“悬空”燃烧,盘绕如物象或字形,称为“龙挂香”(可视为塔香的原型)。或许早期的龙挂香回环如龙,故得其名。《本草纲目》解释线香时也言及龙挂香:“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者,名龙挂香。”这种香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常被视为高档物品。如林俊《辩李梦阳狱疏》有:“正德十四年(1519),宸濠差监生方仪赍周易古注一部、龙挂香一百枝,前到梦阳家,求作阳春书院序文并小蓬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