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优良的线香常被奉为佳物,用作礼品。
明正统年间(1436~1449),担任巡抚的于谦进京觐见皇帝,不以线香、丝帕等物产为礼,还作有《入京》一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成语“两袖清风”即出于此。(《水东日记》)
明正德七年(1512),明使节至安南(今越南)册封国王,返回时,为正副使准备的礼品,除金、银、象牙等物,每人还有“沉香五斤、线香五百枝”。(《竹涧集奏议求封疏》)
不迟于明代中期,现在所说的“签香”(以竹签、木签等作香芯)也已多有使用,常称“棒香”。
嘉靖年间,大臣杨爵因直谏获罪下狱(1549),“狱中秽气郁蒸”,焚棒香以祛浊气,“乃以棒香一茎插坐前砖缝中焚之”。(《杨忠介集香灰解》)
《遵生八笺》(1591)也载有一种棒香(聚仙香)制法:以黄檀香、丁香等与蜜、油合成香泥,“先和上竹心子,作第一层,趁湿又滚”檀香、沉香等合制的香粉,作“第二层”,纱筛晾干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