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香学
香药龙涎香(上)
来源:慧通香业发布时间: 2017-09-19

慧通香艺培训与您分享香药知识:


龙涎香取自抹香鲸属(Phyester)动物抹香鲸消化道内的分泌物(过去认为只有雄鲸出产龙涎香,今知雌鲸也能产香)。因数量稀少,功效独特,常被誉为“灰色的金子”。6世纪时,印度洋沿岸的阿拉伯人已经在使用龙涎香了。龙涎香在阿拉伯语中的发音近似“ambar”中国古代音译为“阿末”香,后来也将出产阿末香的鲸鱼称为“抹香鲸”。



抹香鲸体型巨大(成年雄鲸体长15~20米,雌鲸略小),潜水可达千米以下,喜欢吞食头足纲动物(巨乌贼、章鱼等),但这些动物体内有些坚硬、锐利的部分(角质喙等)难以完全消化,还会划伤鲸鱼的肠道。在这些残存物的刺激下,其消化道内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分泌物(龙涎香物质),可医治肠道的伤口并将那些尖锐之物“包裹”起来。


这些分泌物(龙涎香物质)常常与角质喙等残存物一起从鲸口吐出,或在鲸鱼的尸体腐烂后散到海中。刚刚排出的“龙涎香”为偏黑的粘稠物,有浓重的腥臭气(若此时取用,则需特殊处理)。此后,经阳光的曝晒,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会渐渐变硬而成为蜡状的固体,杂质越来越少,颜色越来越浅,由最初的偏黑色变为灰褐色、灰色,最后近于白色。腥臭味慢慢减退以至消失,并逐渐出现香气,最后成为成熟的龙涎香。一般说来,在海上漂浮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浅,其品质也越好,故白色的龙涎香也更为贵重,而其形成往往也需要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时间。天然的龙涎香是成“块”的,小者仅几两,大者则在数十斤以上。


龙涎香挥发极其缓慢,留香时间甚长,其它任何一种香药(香料),包括以留香持久而著称的麝香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比,西方还有“龙涎之香与日月共存”的美誉。绝大多数的龙涎香并无明确的芳香,而是一种含蓄的、难以指明的气息,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合入其它香药,使整体香气得到增益并使香气更为持久。龙涎香的烟气有很强的聚合性,古人谓之“翠烟浮空,结而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