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香学
香文化史咏香香令人幽(下)
来源:慧通香业发布时间: 2017-08-30

慧通香艺培训与您分享香学知识:


明清还有许多专写某一香具、香品的诗词,如瞿佑《烧香桌》、《香印》(印香)、王绂《谢庆寿寺长老线香》、朱之蕃《印香盘》、《香篆》(香烟)。



明谏官杨爵的《香灰解》是一篇颇有特色的作品。


嘉靖帝沉溺仙术,国事昏聩。先有大臣杨最因直谏下狱,刑重而死,群臣皆不敢言。杨爵又不计生死,上书极谏,受酷刑而泰然处之,狱中作《周易辨说》、《香灰解》等。杨爵入狱后,又有其它谏官冒死声援,终使嘉靖退让,释杨爵。再后又有海瑞上书之事。嘉靖死后杨爵复官。


杨爵在文中自言曾焚烧棒香以除狱中浊气,见烧后的香灰聚而不散,猜它是“抱憾积愤”而不能释然,于是讲说生死存亡之理,为“香灰”作了一番“超度”,还赞之“煅以烈火,腾为氤氲,”“直冲霄汉,变为奇云,余香不断,芬芬”。


“故凡全气成质,寓形宇内而为人为物者,终归于尽。天地如此,其大也,古今如此,其也。其孰不荡为灰尘,而扬为飘风乎?……尔不馨香与物常存,煅以烈火,腾为氤氲,上而不下,聚而不分,直冲霄汉,变为奇云,余香不断,芬芬。……吾以喻人事苟可死,何惮杀身。愿尔速化,归彼苍,乐天委运,还尔之真。……呜呼,易化者一时之形,难化者万世之心,形化而心终不化,吾其何时焉与尔乎得一相寻也。”